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三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惊弓之鸟》教案设计

《惊弓之鸟》教案设计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《惊弓之鸟》教案设计

教学目标:  

   1.理解课文内容,从更羸善于观察,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。
  
   2.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,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,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。
  
   3.学会本课生字新词,理解“能手”、“本事”、“孤单失群”、“大吃一惊”的意思,并懂得“惊弓之鸟”这个成语的意思。
  
   4.练习复述课文。
  
   教学重点、难点:
  
   1.教学重点──理解更羸说的话;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。
  
   2.教学难点──理解更羸观察、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。
  
   课前准备:
  
   多媒体课件
  
   教学时间:
  
   2课时
  
   教学过程:
  
   第一课时
  
   一.成语导入,揭示目标。
  
   1.成语导入。
  
   小朋友,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,有哪些?
  
   还有很多,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,题目是──(出示卡片:惊弓之鸟)
  
   2.揭示目标。
  
   成语故事,要学懂什么?
  
   这节课,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。
  
   二.自读课文,提出要求。
  
   把书打开,自己轻轻地读课文,把课文读通,想想: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。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。
  
   三.检查自读情况,质疑问难。
  
   1.初步了解内容。
  
  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?(指1~2名学生说)
  
   板书:不用箭
  
   只拉弦
  
   掉下来
  
   2.学习第1自然段。
  
   ⑴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?(指1~2名学生说)
  
  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第1自然段)
  
   ⑵ 相机学习部分词语。
  
   a“更”
  
   ※正音:“更”是个多音字,念准了。(学生开火车读)
  
   b“魏国”
  
   ※释义: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。
  
   ※正音:一起读。
  
   c“能手”
  
   ※什么叫“能手”?(指1~2名学生说)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能手”变红)
  
   ※“手”这儿有三种解释,选择哪一种?击掌表示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手”的三种解释)
  
   ※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──(射箭能手)。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?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射箭能手”变红)
  
   ⑶ 来,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第1自然段)
  
   3.学习生词。
  
  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?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悲惨、愈合、拼命)
  
   ⑴“悲惨”
  
   第一个请你读。(学生开火车读)什么意思?
  
   ⑵“愈合”
  
   这个一起读。什么意思?
  
   ⑶“拼命”
  
   前鼻音、后鼻音分清楚。(学生开火车读)什么意思?
  
   4.质疑问难。
  
  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,提出来。
  
  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,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。
  
   四.学习2~8自然段。
  
   1.过渡:(指板书)更羸不用箭,只拉弦,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。你们觉得奇怪吗?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,是谁?
  
   2.找段落。
  
   ⑴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。默读课文,找一找,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。
  
   ⑵ 交流。(指1~2名学生回答)
  
   3.指名分节读。
  
  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,听听,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。
  
   4.圈词语。
  
   ⑴ 拿起笔,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。
  
   ⑵ 交流。
  
   a 圈了哪些词语?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信不过、大吃一惊、更加奇怪)
  
   b 理解。
  
   ※“信不过”
  
   什么意思?
  
  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?
  
  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,所以他奇怪的问──(出示卡片:你有这样的本事?)
  
   “本事”找个近义词。
  
  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,再读一遍。
  
   ※“大吃一惊”
  
   什么意思?
  
  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──(出示卡片:真有这样的本事!)
  
   5.寻原因。
  
   ⑴ 轻读2~8自然段。
  
  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, 为什么呢? 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~8自然段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三个“?”)
  
   ⑵ 交流。
  
   ※“信不过?”
  
   联系上下文说说,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,说的时候用上“因为( ),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。”这个句式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信不过?”变红,句式)
  
   ※“大吃一惊?”
  
  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?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大吃一惊?”变红,句式)
  
   ※“更加奇怪?”
  
   最后,魏王更加奇怪了,什么原因?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更加奇怪?”变红,句式)
  
   6.分角色朗读。
  
  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,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,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,老师来读提示语。
  
   五.学习第9自然段。
  
   1.过渡: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,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?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,快速看一下,几句话?
  
   2.分组读。
  
   四组,一组读一句,从你们开始。
  
   3.默读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 (大家)想想更羸说的话,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,用“──”划出来;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,用“( )”括出来。)
  
   板书:(看)
  
   (听)
  
   4.学习第1句。
  
   ⑴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?(指1~2名学生回答)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第9自然段,第1句下划红线)
  
   ⑵ 引读。
  
   更羸看到这只大雁──(飞得慢) 板书:飞得慢
  
   听到它──(叫的声音很悲惨) 板书:叫声惨
  
   ⑶(多媒体演示:“一只大雁慢飞,边飞边鸣”)
  
  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描写了这只大雁,找到的小朋友站起来,一起读。
  
   ⑷ 由此可见,这就是更羸观察到现象。
  
   板书:观察
  
   5.指名读2~4句。
  
   看到这种现象,更羸是怎样分析的? 板书:→
  
   谁愿意读更羸分析的话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( )括出2~4句)
  
   6.学习第2句。
  
   ⑴ 指名读第2句。
  
   更羸先是怎样分析的? 板书:分析
  
   ⑵ 引读。
  
   这只大雁飞得慢,是因为──(它受过箭伤,伤口没有愈合,还在作痛);叫得悲惨,是因为──(它离开同伴,孤单失群,得不到帮助)。
  
   “孤单失群”是什么意思?
  
   ⑶ 小结:这一句是先说结果,再讲原因的。
  
   板书:受伤未愈
  
   孤单失群
  
   ⑷ 推断。
  
   小朋友,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,那么,通过这一步分析,更羸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。
  
   7.学习第3、4句。
  
   为什么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? 板书:↓
  
   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? 板书:→ 进一步分析
  
   ▲ 说━读
  
   ⑴ 说:(指1~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)
  
 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: 伤口裂开
  
   往上飞
  
   弦响害怕
  
   看着黑板一起说。 板书:─ ─ ─
  
   ⑵ 读:(指名读3、4句)
  
   书上是怎么说的。
  
   ▲ 读━说
  
   ⑴ 读:(指名读3、4句)
  
 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: 伤口裂开
  
   往上飞
  
   弦响害怕
  
   ⑵ 说:(指1~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)
  
  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。
  
   看着黑板一起说。 板书:─ ─ ─
  
   8.齐读第9自然段。
  
   看着大屏幕,咱们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,想想: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?
  
   六.学习第5自然段。
  
   1.找。
  
   更羸一步一步的分析正确吗?你从哪儿看出来的?请你读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第5自然段)
  
   2.说。
  
   ⑴ 同桌互说。
  
   前后对照着说一说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第9自然段最后两句)
  
   提示:你可以这么说,更羸分析什么,结果怎么样。
  
   ⑵ 交流。(指1~2名学生说)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嘣的一声响”“直往上飞”加点)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拍了两下翅膀”“直掉下来”加点)
  
   ⑶ 小结。
  
   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,会前后联系着读课文,这样课文就越读越明白。
  
   3.演示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演示:“拉弓─雁疾飞─雁掉下”)
  
   你们看,更羸不用箭,只拉弦,“嘣”的一声,大雁直往上飞,拍了两下翅膀,从半空里直掉下来。
  
   4.理解:“直”。
  
   ⑴ 这一段中有两个“直”,意思相同吗?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直”变色)
  
   老师列出了“直”的四种解释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直”四种解释)
  
   ⑵“直往上飞”中的“直”什么意思?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2.一个劲儿,拼命;”变蓝)
  
   ⑶“直掉下来”呢?
  
   ▲ 笔直
  
   你观察得真仔细,咱们再来看一看画面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演示:“拉弓─雁疾飞─雁掉下”)
  
   大雁果真是笔直地掉下来的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“1.笔直;”变红)
  
   ▲ 不断地
  
   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演示:“拉弓─雁疾飞─雁掉下”)
  
   5.指导读。
  
   这段怎么读好?
  
   谁来试试。(指1~2名学生读)
  
   一起读。
  
   七.总结谈话。
  
   1.第5自然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,只拉弦,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。这和更羸的判断是完全相同的。
  
   板书:判断
  
   更羸真不愧是魏国有名的──(射箭能手)。
  
   2.分男女生读第5、9自然段。
  
   来,拿好书,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,男同学读第9自然段,咱们再来体会体会。
  
   八.巩固练习。
  
   1.练习。
  
   ⑴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,也很清楚,下面,我们来做个练习,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)
  
   a 第1题“因为大雁受过箭伤,伤口没有愈合,还在作痛,所以怎样。”谁来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飞得慢)
  
   b 第2题,谁来。
  
   (多媒体显示:大雁离开同伴,孤单失群,得不到帮助,)
  
   c 下面3题做在练习纸上。
  
   d 交流,齐读。
  
   ⑵ 谁来说说,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?
  
   2.存疑。
  
   这节课,咱们学懂了故事的主要内容。刚刚提问的小朋友站起来,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吗?
  
   至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,生活中怎么用,下节课再学习。
  
  
  
   附板书:
  
   惊 弓 之 鸟
  
  
  
   伤口裂开
  
   (看)飞得慢 受伤未愈 / │
  
   / │ 不 用 箭
  
   → → 往上飞 │
  
   / │ 只 拉 弦
  
   (听)叫声惨 孤单失群 / │
  
   弦响害怕 ↓ 掉 下 来
  
  
  
   观察 分析 进一步分析 判断

http://hk.netsh.com/eden/bbs/800/html/table_3329801.html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annianji_488_20090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